胸痹是指胸闷痛,甚则胸痛彻背,短气、喘息不得卧的一种疾病。
中医认为心主血脉,一切与血脉相关的疾病都与心有关系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人说“胸闷气短”,尤其是夏天更加严重。我们到医院去查,怎么查也没毛病。血相各方面指标都是正常的,但是天天胸憋气短。那么这个原因在哪儿呢?咱们中医把人分为三焦,“上焦心肺,中焦脾胃,下焦肝肾”。按这个症状来说就是三焦不通了!因为咱们的气是从底下上来,从上头循环下来。这人的情况,往往是底下气不足,上不来了;或者是底下气太大了,上头出不去了。就这两种情况。
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胸闷气短。案例分析:
周女士,每逢夜晚,就感到胸闷发堵,气短不舒,甚则睡梦憋醒。尤其是下雨阴天的夜晚就更加明显。一连几次夜晚上医院看急诊。在医院检查心电图、X线、抽血化验心肌酶等均为正常,有时吸氧气又缓解了。周女士也自感心中难受,苦不堪言。周女士的丈夫想到应当去看一看中医有什么办法。来到无锡太医堂中医,经过卢国华主任把脉问诊得知周女士平时大便不成形,舌体胖大,舌苔淡白厚腻,脉象沉弦滑缓,平时喜欢酒肉海鲜。
确诊周女士得的这种病,中医称之为胸痹。主要症状是胸部闷痛。胸痹的病位在心,但它的发病与肝、脾、肾都有密切的关系。比如她的病,就与脾的关系比较密切。她的大便溏泻日久,说明脾的运化功能失调,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。再加上她平素又喜食肥甘厚味食品,日久损伤脾胃,饮食不能生化气血,反而聚湿生痰,阻滞经络导致胸阳不振,胸闷憋气。目前正值夏季,雨多夹湿,夜晚为阴,故到夜晚内湿加上外湿,阴邪至夜更重,才导致她多次夜晚去看急诊。”贾伟玉主任辨证施治,开了健脾化湿,宽胸理气的处方
一周后,周女士又坐在我面前时已经面露喜色。她说服药后,半夜已不再被憋醒,胸闷、气短、乏力的症状均有好转,大便偶尔成形。
中医说的胸痹,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胸部闷痛等证,但也有因痰湿阻络引起的功能性胸部闷痛。这种胸部闷痛、化验、检查均为正常。周女士就属于此种情况。
中医认为胸痹的病因与本虚邪实有关。本虚指的是脏腑的亏虚,气血的不足;邪实指的是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以及外界气候变化的干扰所造成的痰湿、瘀血、寒凝等因素。
胸闷气短,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。胸闷气短有时候是人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,有时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。一般情况下,胸闷气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:
1、 功能性胸闷
即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胸闷气短症状。在门窗密闭、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,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,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、争执,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,往往会产生胸闷、气短、疲劳的感觉。经过短时间的休息、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、思想放松、调节情绪,很快就能恢复正常。
专家指出,由于焦虑、紧张、情绪激动、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,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,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,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。此外,过度劳累,体力活动过少,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,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,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。
另外,神经衰弱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官能症,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。最普通的症状是心悸、呼吸不畅和全身乏力等,还有容易激动、失眠、多汗、发抖、眩晕、多梦等表现。对于因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胸闷气短症状,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,才能从根本上缓解。
2、 病理性胸闷
即有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胸闷气短症状。专家指出,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,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,即病理性胸闷。引起病理性胸闷的原因常见的有呼吸道受阻、肺部疾病、心脏疾病、膈肌病变、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。
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,也可以缓慢发生。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,急性哮喘、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、急性肺梗塞等。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,症状逐渐加重。
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;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、纵隔肿瘤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;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、冠心病等。
对于因心律失常、肺气肿、哮喘、肺不张、肺梗塞、气胸、支气管炎、气管炎、肺心病、气管狭窄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冠心病、心肌炎等疾病因素引发的胸闷气短,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有效的检查,并积极的治疗。
对于因情绪过于激动、过度劳累、气压过低等功能性因素引发的胸闷气短,则要注意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减少到气压过低的环境,努力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,保持乐观的心态,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,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等,努力消除胸闷气短症状。
最后,成都宝芝堂中医专家提醒,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温馨提示:为方便患者看病,我院开通了网络预约通道,并点击网上咨询直接挂号预约或拨打电话 028-62100012。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及时治疗。